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历史的必然一中高一

  • 时间:2023-11-29
  •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历史的必然一中高一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历史的必然瑞昌一中高一I余富强自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以来,中日关系可谓是一波三折,去年的“钓鱼岛事件”使中国和日本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追根溯源,近代中国与日本关系的破裂是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中国的失败给国人心理带来强烈刺激,一向以中国为师的日本竟然在极短时间变得如此强大,给中国造成了莫大的耻辱,即使百年之后,国人仍难以释怀。那么,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究竟输在哪里?(一)军事上的落后?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民族的屈辱史。明清以后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经济、军事上皆落后于其他国家,帝国主义国家也正是凭借着船坚炮利一次又一次打败中国,于是有人说,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日本武器装备远远超过中国。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在倒幕运动后,日本在明治天皇为首的新政府领导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经济上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军事上,改革军队编制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日本从1890年就拿出60%的国家财政收入,来建立和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据李侃:《中国近代史》。日本武器的先进是无疑的,与日本相比,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吗?如果说两次鸦片战争时中国武器落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这一说法是成立的,但在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已经经营三十余年,建立了一批先进的以江南制造总局为代表的军工企业,建设了北洋舰队为精锐力量的近代海军。

    北洋舰队就是为抵御日本侵略而建,李鸿章曾言:“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据《李文忠公全书〃奏稿》)有数据表明:中国在军舰总数和海军力量并不亚于日本。军舰总数方面,中国为78艘,鱼雷艇24本为31艘,鱼雷艇37艘。总吨数方面,中国为8万余吨,日本为5.9万余吨。从舰队编制来看,在2000吨以上的主国舰日本有11艘,排水量3.72万吨,北洋舰队有7艘,排水量为2.7万吨,中国强大的海军,居当时世界4位。由此可见,武器装备并不是中国输给日本的关键因素。(二)经济实力的落后?在明治维新之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之确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历史的必然一中高一,日本的的经济迅猛发展,开始走上工业化的道路。1966~1919年间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跃居世界资本主义国家之首。但自洋务运动以来,中国的经济基础尚可,有资料显示,甲午战前日本的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

    (三)制度上的落后!武装力量、经济实力相当的情况下,中国却败得极惨,取决于中国制度的落后。中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落后,人民群众整体素质低下是甲午战争战败的深层次乃至根本的原因。制度的落后决定国民整体素质的差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意识使政府与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年代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制度的落后决定了政府执政能力的差距。帝党与后党争权夺利,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筑颐和园,中国军人甚至没有带着地图的日本人对自已国家的地形熟悉,李鸿章把北洋舰队当作私家财产,有限的军费层层截流,落于私囊,这些都是专制带来的腐败。英国阿克顿爵士曾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清廷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糟糕的表现就充分证明了这名句话的正确性。甲午中日战争是中日两国向西方学习成果的一次检阅,也就是中国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一次比拼。同样都是向西方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历史的必然一中高一,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推翻了腐朽的幕府封建统治,进行了全面的制度上的变革。而中国洋务运动为什么失败?因为他们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基础上嫁接西方的工业文明,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在强敌环伺的国际背景下,如果我们仍一昧认为大力发展军事装备就可以打赢未知的战争,以为中国经济实力强大而对其它强国掉以轻心的话,那么我们显然没有从100多年前的中日战争中吸取教训。我们应该不断推进政治经济等各项体制改革,早日建立现代体制,这才是根本之道。因为我们认为制度上的优势才是真正的优势!指导教师:**威教师评语:本文作者以时政热点切入正题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关注一百年前的中日战争,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并非军事或经济实力的差距,而是中国制度的落后。这一观点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立意深远,以古喻今,体现了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功能。作者在论证时能适当引用一些史料证明自已的观点。这些史料包括了李侃编《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编《中国近代史》、《李文忠公全书》等,说明她已具备初步的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一个高一学生能从复杂历史中进行独立思考,认为中国制度的落后是根本的落后这一主题思想,说明作者已具有一定的新课程倡导的主自探究能力,这是可喜的。

  • 上一页: “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什么?日本是离我们最远的国家
  • 下一面:甲午战争损失年丰岛海战爆发后日本该如何应对?
  • 相关文章

  •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
  • 鸦片战争: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民族尊严的维护
  • 戊戌变法: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改革与思想启蒙运动
  • 2016年六安金安区事业单位医疗招聘考试模拟试题
  •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设计(师)
  •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教学设计
  • 编辑推荐

  •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从哪些方面去总结?
  • 随便看看

  • 《马关条约》产生的无疑就是甲午战争中国
  •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历史的必然一中高一
  •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 迎迓李傅相:日本人不可能躬曲膝
  • 《甲午战争史》(戚其章):中日之间的战争
  •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