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恢复中华

  • 时间:2023-10-18
  • 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恢复中华

    4、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学说的提出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权。”1905年11月,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后被称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学说的内容 1、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2)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1)“反满”,也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 评价: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3)在一定程度上提出民族平等的思想。 2、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评价: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3、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评价: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三民主义”评说1911年4月,黄兴率敢死队120余人在广州举行起义,革命党人大部牺牲。七十二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黄花岗,故是役史称“黄花岗起义”。 5、进行武装反清斗争 林觉民:1887-1911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留下绝笔《与妻书》,随黄兴进攻总督衙门,受伤被俘,从容就义,年仅24岁。 两广总督张鸣歧叹道:“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当时水师提督李准劝总督大人为国留才,而张总督认为这种英雄人物万不可留给革命党,遂下令处死。林觉民 《辛亥革命》剧照喻培伦:(1886年—1911年),清末民主革命者 ,自署名为“世界恶少年”。慷慨激昂陈述革命宗旨:“我头可杀,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尤其杀不了!”临刑前,他不断高呼:“头可断,学说不可绝!”“党人可杀,学理不可灭!”。1912年被孙中山先生追封为“大将军”。 革命实践 萍浏醴起义 广州黄花岗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武 昌 起 义 1、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武昌首义:在革命形势已经成熟之际,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联合在武昌发动起义,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刘复基、彭楚藩为军事筹备员。

    蒋翊武 孙武 武昌起义爆发的原因 清朝政府 革命党人 人民群众 空前孤立 鼓舞斗志 直接推动 “新 政” 预备立宪 黄花岗起义 收回利权 保路运动 武昌首义 辛亥革命爆发汉口宝善里机关暴露后的当晚,设在武昌小朝 街85号的起义总指挥部等秘密机关多处同时被破 获,刘复基、彭楚藩、杨洪胜相续被捕,当夜受 酷刑审讯,10日凌晨就义于督署门外。图为三烈士就义照。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革命党人熊秉坤 等人在这里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湖北军政府旧址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恢复中华,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2任大总统。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武昌起义时,任革命军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当选为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后段祺瑞利用张勋将其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晚年投资实业。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 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 武 昌 起 义 后 形 势 图2、中华民国的建立 (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 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中国民国临时政府。

    南京临时政府是一 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的革命政权。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青天白日旗 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铁血十八星旗 五色旗 部门 总长 次长 陆军部 黄兴(兼参谋总长) 蒋作宾 外交部 王宠惠 魏宸组 教育部 蔡元培 景耀月 海军部 黄钟英 汤芗铭 内务部 程德全 居正 财政部 陈锦涛 王鸿猷 司法部 伍廷芳(兼议和全权大使) 吕志伊 实业部 张謇 马君武 交通部 汤寿潜 于右任 临时政府的措施 政治方面 经济方面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1、废刑法 2、保护华侨。 3、不准买卖人口。 1、奖励工商业,鼓励发展实业。 2、废除苛捐杂税 学校不拜孔子,不读四书五经,废止旧教科书。 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旧的风俗习惯。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次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第二次新中国成立 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建立第三次改革开放和 邓小平邓小平理论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任何地方发生革命震动,总是有一种社会要求为其背景,而腐朽的制度阻碍了这种要求得满足。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民族危机加深 社会矛盾激化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民族矛盾)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造成统治危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阶级矛盾)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20世纪初列强对中 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辛丑条约》签订以 后它们加强了对清 政府的政治控制,多 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 辛丑条约 “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凡其他之兵权、商权、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权;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吾颐使之奴,其地人民,皆我俎上之肉”。 ——摘自当年日本《朝日新闻》 国名 在中国投 资的铁路 共计 英国 2800英里6420 英里 俄国 1530英里 德国 720英里 比利时 650英里 法国 420英里 美国 300英里 掠夺铁路修筑权行业 名称 行业 数量 投资量 的顺序 矿业 32家 英国 水电 19家 日本 纺织 16家 德国 食品 39家 俄国 机器造船 7家 资金合计 1.3亿元 共计 113家 摄取采矿权 开平矿务局 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生活下去。

    --列宁 2、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在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之时,为了摆脱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 “新政”主要内容: 改革官制:设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 改革军制:裁撤绿营,编练新军等。 改革教育:鼓励留学,废除科举、颁布新学制等。改革经济: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等。 评 价进步性——推进了近代化进程;传 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民族工商业 的发展;推动了革命形势的高涨。为辛 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阶 级基础.消极性——主观目的具有反动性;活 动本质具有落后性;实质是维护清王朝的 封建专制统治。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两年后又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共23条,内容包括“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规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继承帝位,改年号为宣统。当时,溥仪只有两岁,由载沣监国摄政。 幼年登基时的溥仪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5 《钦定宪法大纲》 光绪和慈禧死 溥仪上台 撤军机处,设责任内阁 1911 1901 宣布“新政” 革命形势高涨 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使统治集团内部离心离德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

    13名大臣中满族9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 3、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工人阶级:罢工斗争 农民阶级:抗捐、抗税、反赔款、反洋教的风潮和反清武装斗争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拒俄运动、收回利权和抵制美货运动日益高涨。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 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革命团体:湖南的华兴会,湖北的科学补习所,浙江的光复会等。从1901年到1908年,新创办的工矿企业有370家,资本总额8762万元,平均每年投资862万元,其中1906到1908三年中,新设的工矿企业有178家,资本总额为5300万元。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上书遭贬,思想觉悟 建立组织,筹划起义 伦敦蒙难,声名鹊起 1888年在香港西医书院学习时与友人的合影 左起 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关心焉、尤列 2、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纵政府。 3、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随着一批新兴知识分子的产生,各种宣传革命的书籍报刊纷纷涌现,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革命宣传的主要内容: (1)抨击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揭露清政府卖国投降行径。 (2)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3)批判改良派坚持保皇、反对革命的主张,宣传革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章炳麟(1869--1936) 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及其所著的《革命军》 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 英吉利,假通商孙中山主张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恢复中华,毒计中藏。 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 德意志, 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 美利坚, 也想要,割土分疆。 这中国,那一点,我还有分? 这朝廷, 原是个,名存实亡。 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 压制我, 众汉人,拱手降洋。 陈天华 革命派与 改良派论战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要不要社会革命 思考: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这两条道路? 1、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一个国家究竟走革命的道路还是改良的道路,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包括社会政治状况、阶级力量状况等现实国情所决定的。 2、革命的发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当社会大变革的内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暴力才能推动新社会的诞生。 3、改良一般是在现有体制中进行,其能否成功取决于现有体制是否允许改良,在于统治者是否有改良的诚意,而清政府的改革是为了“皇位永固”,革命也就成为历史必然。

  • 上一页: (每日一练)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复习题
  • 下一面: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什么是什么
  • 相关文章

  • 甲午午时的特点及十二时辰的历史文化意义
  • 1987 年中国纪念币发行回顾:见证历史,传承文化
  • 生肖金银纪念币:回顾四轮历史,展望新一轮收藏热潮
  • 大清铜币:清代机制铜圆的历史与价值
  • 大清铜币:历史悠久、版式繁多,具有收藏价值的流通货币
  •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影响,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意义
  • 编辑推荐

  • 辛亥革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
  • 1911年武昌起义的第一声枪声中辛亥革命爆发了
  • 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伟大意义及历史贡献
  • 随便看看

  • 孙中山: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伟大意义及历史贡献
  • 嘉德秋拍预览|辛亥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简介——孙中山
  • 辛亥革命的性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 辛亥革命课堂教学课件ppt
  • 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
  •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分六厘银币价格
  • 你适合经商还是从政?辛亥日柱男命,将来事业运势走向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