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星法和太岁纪年法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说答案:《资治通鉴》里的这种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没有区别,用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装逼。
其次纠正一点,“著雍摄提格”的这种纪年法不是岁星(即木星)纪年法,而是太岁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有什么不同呢?
岁星就是木星,它的公转周期是11.86年,接近12年。也就是说,木星每12年绕周天一圈。而中国古代把黄道附近的周天划分为12份,分别用12地支命名,叫做十二辰,(是不是很像是西方的十二宫?)木星每年停留在某一辰中,所以古代中国就用木星停留在哪个辰中,来记录当年是哪一年。这就叫岁星纪年法。
为了更好地用岁星来表示纪年,古人给十二辰各自又起了别名,专门用于岁星纪年。对应关系如下:
星纪(丑)、玄枵(子)、娵訾(亥)、降娄(戌)、大梁(酉)、实沈(申)、鹑首(未)、鹑火(午)、鹑尾(巳)、寿星(辰)、大火(卯)、析木(寅)。
这十二个代号叫做十二次,是专门用来岁星纪年的。
所以古人用岁星纪年时,只要说“岁在××”就成了。比如《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意思就是木星在黄道周天的丑这个区域的那一年。又比如《国语》中说“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意思就是说武王伐纣的那一年,就是岁星在天空中午这个区域的那年。
这就是岁星(木星)纪年法。
那太岁纪年法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看上面我所列的岁星纪年专用的那十二次,有没有发现它的顺序是倒着的?先是丑,然后是子中国干支历法有什么用,然后是亥,和十二地支的顺序刚好相反,为什么呢?
因为用十二地支命名的十二辰,顺序是从东到西排列的(也就是太阳、月亮、以及整个天球的运行方向),但木星的运行方向,是从西向东运行的,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右行于天”,和太阳、月亮、以及整个恒星天都是相反的,所以用木星来纪年,它就和十二地支顺序相反了,如此一来,就非常别扭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人假设地上有一个东西,它的运动和天上木星的运动一一对应,却又方向相反,这个假设出的东西岁星法和太岁纪年法有什么不同呢?,就叫做“太岁”中国干支历法有什么用,又叫做岁阴。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用太岁的运行来取代木星纪年了。这就是太岁纪年法。
为了太岁纪年法,人们也创造出了十二个名称,作为十二地支的别名岁星法和太岁纪年法有什么不同呢?,专门用于太岁纪年法。这十二个太岁名就是:
摄提格(寅)、单阏(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协恰(未)、涒滩(申)、作噩(酉)、淹茂(戌)、大渊献(亥)、困敦(子)、赤奋若(丑)
前面说了,太岁又叫岁阴,那必然还有岁阳了。为了让太岁纪年法能和干支纪年一样阴阳相配,所以西汉人又创造出了十个岁阳名称,和十天干一一对应,分别是:
阏逢(甲)、旃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黓(壬)、昭阳(癸)
由于岁星和太岁的运行一一对应,所以,当木星在星纪(丑)时,那太岁就是在摄提格(寅),如此就可以用太岁纪年法取代岁星纪年法了。而太岁是从东向西运行(从子到亥),更为顺眼。
同时,若再与十个岁阳相配合,就可以非常精确地表示纪年了。——这是西汉历法家的打算。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木星的运行并不是正好12年一周期,而是11.86年,如此一来,岁星和太岁的运行每个周期(12年)并不是完全一样。这点在春秋以前天文观测还不精确时尚无关紧要,但在西汉后天文观测已经非常精确的情况下,就实在不好办了。
所以事实上从西汉时起,无论是岁星纪年法中国干支历法有什么用,还是太岁纪年法就基本都被淘汰了。不能用了。
但是,在西汉历法家的改造下,太岁和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岁阳和十天干一一对应,如此一来,干支纪年就可以写成“阏逢摄提格”之类令人不明觉厉的东西了,绝对是装逼的利器,所以有文人就喜欢用这个东西来装逼。——如《资治通鉴》。
事实上,《资治通鉴》里的“著雍摄提格”之类的东西,其实就是用太岁名写的干支纪年法,是装逼专用的,和真正的太岁纪年法或岁星纪年法没关系了。
至于它们的使用,岁星纪年法在春秋及之前使用比较广泛,在《左传》和《国语》中屡见,如前文所举的例子。至于太岁纪年法,在战国时的楚国使用大概是较为广泛的,比如屈原《离骚》开头就是:“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所谓“摄提贞”就是太岁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