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革命先烈以铁骨守初心以贯之躯担使命
无数革命先烈以铁骨守初心以贯之躯担使命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实习生 白静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1921年,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齐聚在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一幢石库门建筑里,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
百年后,澎湃新闻记者从中共一大会址出发,跟随革命先烈的脚步,从党的诞生地走向全国,追寻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故事,寻找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复兴的成功密码。
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嘉兴南湖红船,从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到韶山特别党支部陈列馆,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到古田会议旧址、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从广东海丰、深圳到海南琼海、三亚,从遵义会议会址到渣滓洞旧址,从延安到西柏坡,从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到淮海战役纪念馆,从武汉革命博物馆到苏州工业园金鸡湖畔……
每一个地方都是百年党史的一部分,走进其中,百年党史赫然眼前:一代代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以赴之,断头流血以从之,殚精竭力以成之,书写了坚守初心和使命的壮丽篇章。
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蔡和森、方志敏、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无数革命先烈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洒热血。
和平建设时期,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谷文昌、孔繁森、杨善洲、罗阳………无数先锋模范以赤子情怀守初心海中金命佩戴,以忘我精神担使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无私奉献。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历史的江河继续奔腾向前。
73岁高龄的严宏昌在记录“大包干”的历史照片里一眼认出自己,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历程,老人热泪盈眶。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发起“大包干”的18名“带头人”在小岗村的农家院落里按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无数革命先烈以铁骨守初心以贯之躯担使命,从此,小岗村村民一步步走上致富之路,外出讨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40岁以前,杨健还是成功的“商人”,他白手起家,从下矿井、跑货车干起,最终成为投资数千万元的遵义市铁合金冶炼公司老总;40岁以后,他回到故乡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深溪镇龙江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家乡父老“二次创业”,让一穷二白的农民变成了可以参与投资、分红的“股民”。
杨健(左)走访村里的养鸡大户。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从战火纷飞的重庆到华北大学,从见证开国大典到亲历抗美援朝战争,从朝鲜战场到新疆中苏石油公司,再到退休后的彭山县光彩事业促进会慈善分会,近百年时光,99岁的卢陆念的身份也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而变,但他还是从前那个热血“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千万不要忘了历史,忘了我们怎么过上好日子的。”这是卢陆念对澎湃新闻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74岁的黄明明出生于革命家庭,受父母影响,他从小开始关注红色藏品。上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收集各种革命历史实物。四十多年来,这位老党员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和省吃俭用节约下的钱都投入在了收藏里,藏品达12个门类5000余件。今年浙江温州泰顺县三魁镇卢梨村的革命历史实物珍藏馆开馆,黄明明将5000余件革命历史遗物无偿捐赠,希望这些“历史见证者”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爱国情怀,真正体现红色收藏品的价值。
只有初中学历的张华山从事变电检修的工作已经41年。从17岁到电力系统当学徒,到对设备的型号、铭牌、参数都能如数家珍,四十载光阴,现已拥有6项发明专利,国网湘潭供电公司还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同事亲切地称他为草根发明家“华师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勇于担当,扎扎实实做业务,这样才不辜负党对我的培养。”张华山告诉澎湃新闻。
张华山展示明信片 澎湃新闻记者 张成杰 图
……
陵谷沧桑,初心依旧。无论在哪个时代,共产党人追寻理想、为民谋福的决心从未改变,信念历久弥坚。
而从中,我们也寻找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走向复兴的成功密码。
扎根基层使命在肩
千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在祖国的每个角落,散落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将个人的初心融入报国的使命,切实服务基层群众,为人民谋幸福。
从厦门到西藏需要跨越2000多公里的山水路程,2019年,时任厦门市集美区卫健局局长的黄新聪主动请缨支援西藏,成为了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他带着为藏族人民服务的热忱,扎根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海拔3700多米的左贡县。
任左贡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时,黄新聪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必须尽快把手头上的事情继续落实,能为左贡多做点贡献就多做点。”
在当地,他深入调研,引进福建医改理念,结合当地实际,推进医疗改革,解决民生短板;为了带领果农走上脱贫路,他扩大当地葡萄种植面积,全面完成葡萄酒企业产业链,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葡萄酒产业发展红利中;他充分发掘左贡藏香猪的好品质,打造“左贡县碧土乡藏香猪源头品种”的品牌,推动藏香猪搭乘扶贫快车,从西藏来到厦门;为了提升当地牛肉包的口感,他帮助当地村民到县城学习制作包子的手艺,打造“藏东第一包”的品牌特色,推广餐饮旅游,让百姓获得持续收入……
不到半年,左贡县成功脱贫摘帽。
同样,在贵州遵义的芝麻镇竹元村,因为第一书记谢佳清的努力和坚持,当地彻底摘掉了“深度贫困村”的帽子。
2015年7月,谢佳清被遵义市人民检察院选派到汇川区芝麻镇新民村进行定点帮扶,约半年后,新民村成功脱贫摘帽出列。按照原计划,彼时已47岁的谢佳清应回到原工作岗位,并有机会参与遴选员额制检察官。
“但他们(芝麻镇干部)希望我继续留下来,我们单位领导也征求我的意见,问能否再去当地的深度贫困村——竹元村担任第一书记。”谢佳清告诉澎湃新闻,领导没有当即让她做出决定,而是建议她先到竹元村看看。
对于这个村落,谢佳清早有耳闻。芝麻镇竹元村是遵义最为偏远的村落,彼时属遵义县(后改设为播州区)管辖。该村地形是“三座高山夹着两条深沟”,近千户人家散居在深山老坳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栋像样的房”海中金命佩戴无数革命先烈以铁骨守初心以贯之躯担使命,与外面的世界相比,犹如“高原孤岛”。
尽管谢佳清有了心理准备,但首次“竹元村之行”仍出乎意料。“从遵义市区到芝麻镇要两个小时,而从镇里到竹元村,却花了三个多小时。”谢佳清回忆,因竹元村偏僻,到镇上的路未通,一行人需要开车至仁怀市喜头镇“借道”,再绕行进村。
“进村的路是老百姓自己挖的,还长着茅草,部分路段在悬崖峭壁上,颠簸不断。”谢佳清进村后,发现这里“与世隔绝”,房子大多破旧。因生活长期闭塞,见有陌生人来,村民只是表情呆滞地看着。谢佳清坦承,自己有“洁癖”,而村里卫生条件太差,尤其是她上完当地旱厕后,“有些难受”。
“我心想,还是不干了,回原单位算了。”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改变了她的想法。
在村中探访时,她路过一口水窖,在井盖上看到几个大字——“吃水不忘共产党”,询问之下才得知,这些水窖是遵义市人民检察院投入110万元为竹元村修建的。此前,竹元村水资源极度匮乏,当地群众只能把房顶上的雨水收集起来沉淀后饮用,“洗了脸的水用来洗脚,最后再拿去喂牛”。水窖修好后,为了感恩,村民特地在水泥井盖上刻下这几个字。
“字是村民自己刻上去的,写得歪歪倒倒。”谢佳清说,这让她颇受触动,“作为党员,我们不管做多少事情,都是在为党旗添光彩,从老百姓那里获得的信任是实实在在的。”
谢佳清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当地村干部一起挨家挨户走访,收集了40多条当地村民对于未来生活的“设想”与“建议”。有人提出修路,有人希望在山间修建水库,有人希望开发溶洞、石林等旅游资源……在此基础上,谢佳清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脱贫攻坚发展计划。
其中最受村民牵挂的“修路”,打响了竹元村脱贫攻坚战的“第一枪”。
因大型机械无法进山,毛坯路全靠村民出力。交通局方面彼时承诺,“村民挖多少路,政府就出资硬化多少”。为此,谢佳清甚至动员部分在外务工的人回乡,“多挖路、挖宽路”。村民们积极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历经两年时间,最终凿出一条19.8公里的通村公路,以及21条总长近41公里的通组公路。
此外,谢佳清还想法设法为村民增收,改变单一农业结构,力推经济作物。她请来专家考察,在村里推广种植核桃和高粱。在种植中,她潜心研究栽培方法,帮助村民管理,并寻找相关企业对接,让种植业收益大大提升。
谢佳清和村民一起观察红高粱幼苗生长情况。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图
现在,竹元村早已实现贫困人口清零,人均纯收入提高到10000元以上。同时,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已达46万元。
在广西桂林兴安县漠川乡艳林村,53岁的谢本合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谢医生”。
1989年,谢本合第一次走出大山,前往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区直分校中西医结合班学习。学成归来后,谢本合扎根在了群山环绕、山高路险的艳林村,一干就是半个甲子头。
作为乡村医生,谢本合总是挎着药箱,定期挨家挨户登门就诊。村民们留有他的电话,哪里不舒服了、开的药吃完了,都会打电话给“谢医生”。无论严寒酷暑、清晨半夜,只要村民给他打电话,他都随叫随到。
谢本合提着药箱去村民家里出诊 澎湃新闻记者 王鑫 图
为了硬化公路,方便村民出行,谢本合以身作则,主动让出了自家近300平方米的杉木林地,无偿献给了村里的修路事业。在谢本合的带动下,村民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均无偿献出了自家的杉木林地,为进村道路的扩宽打下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谢本合利用自己乡村医生的身份优势,加入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他走村入户、地毯式排查、发放张贴宣传资料、悬挂横幅,手把手教村内的老人如何正确佩戴口罩,去到不识字的村民家中,为他们讲解通俗易懂的防控知识。
正如他在《入党申请书》中所写:入党是我人生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乡村医生,我始终秉承“医者父母心,视病人为亲人”的宗旨,用实际行动克服困难,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痛苦,真心诚意接待每一位病人,认真详实做好行医记录。行医二十多年来,已先后接诊病人数万例。当遇到自己不能诊治的病人,主动联系上级医院或陪护到上级医院去治疗。解民之苦、为民解忧,不推诿、不贻误,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江西省鄱阳湖畔的九联村,村民们联名写信,盼着“带货书记”应文伟留任。
2018年10月,时任江西南昌市南昌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的应文伟被选派到省级贫困村“九联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走访中,应文伟了解到九联村水质空气绝佳,鸭蛋、稻米、土鸡蛋、菜籽油等农副产品都是绿色食品,本应有高销量,但传统的收购模式让这些优质农副产品被压价,甚至存在恶性竞争,根本赚不了几个钱。
要破解农特产品销售难问题,首先要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于是,应文伟带领村名成立了九联村电商平台,同时注册了“九联圩”商标。2019年1月,村里又以“一领办三参与(致富带头人领办、村集体参与、村民自愿参与和贫困户统筹参与)”的模式,成立“南新宏鹰综合种养专业合作社”。
为了拓宽销路,应文伟自己当起了“推销员”和“送货员”。他将自己的小型厢式面包车后排座椅拆掉用来帮村里拉货,还在车身两侧喷上合作社名字及菜籽油、大米、鸭蛋等产品介绍,车头打上“电商扶贫”四个大字,应文伟驾驶着这辆特殊的扶贫车,穿梭在南昌市大街小巷。
应文伟和他的“扶贫车” 澎湃新闻记者 赵思维 图
此外,应文伟和村民杨亮明干起了“直播带货”。在直播中,应文伟向网友们讲述九联村村民脱贫致富的艰辛历程,介绍村民养鸭的妙招,分享特色农产品的烹饪秘诀,“卖力”地推介九联村产的菜籽油、鸭蛋、大米等农副产品。
两年多时间,应文伟和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群众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蹚出一条符合该村实际的产业扶贫道路,九联村也从昔日的“空壳村”、“落后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带头村”。
在天津,生活条件并没有贫困村那样艰苦,但是在琐碎的社区事务中,有一群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作者,为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尹妍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天津和平区南京路社区的党委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尹妍将该社区里的7000多群众都当成自己的亲人。“为群众办实事”,是尹妍给自己设下的目标。
2009年开始,尹妍就加入到社区工作队伍中,至今已有12年时间。平日里,随处可见尹妍忙碌的身影,帮老人买电送药等琐事,她都亲力亲为。
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间,南京路社区发现一例确诊病例。从那天起,尹妍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带着15名社区工作人员进入“连轴转”的状态。
每天,尹妍都要戴上护目镜,背上15公斤重的消毒液对确诊病患所在楼门进行消杀,在垃圾桶周边、楼门内外、电梯间喷洒消毒药水。这样的工作每天要进行两次,一次至少需要两三个小时。
随着确诊病例的出现,有社区群众出现了恐慌。尹妍立即组织了“抗疫小课堂”,定期在微信中给老百姓宣传防控知识,平复百姓的恐慌情绪,科学规范防控疫情。
为了疫情期间解决家庭食物短缺的问题,尹妍在微信上建立了一个“物品需求采购”群,并和社区共建单位进行了对接,保障有新鲜的果蔬肉类等生活用品供应。每天,居民们在群里报送所需用品,尹妍逐一记录,在固定时间免费配送到家门口。对一些使用手机不便的高龄老人,她每到订购日都会主动询问,帮他们订购所需物品,“采购员”和“快递员”一肩挑。
处处周到为群众,尹妍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保姆书记”。她把这些当成本职工作:“我们基层工作者就是要聚心聚力地解决老百姓最难、最盼望的事。”
初心不变,光阴无悔。这些深耕基层的工作者,将初心安放于所向之事,倾注满腔热血为民为国,书写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我把青春献给党”
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历史坐标上,始终清晰的是奋斗者的步伐。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勇气和毅力。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他们的青春以奋斗为底色,用拼搏书写时代华章。
从1987年起,“海岛上的医生”王桂湘已经在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桂山岛上坚守了34年,刚入岛的年轻小伙现在已经两鬓华发。当初一起进入医院的5个人,因为退休等原因,现在只剩下了王桂湘一人。
34年间,王桂湘见证了海岛医院从简陋的小诊所发展成为如今综合型的诊疗医院。桂山岛俨然成为了他的第二家乡,“再说离开是不可能了。我想着自己能干到哪一天就继续干下去,只要身体健康,医院还需要我,退不退休对我来说都无所谓。”
在最初没水没电、医疗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选择离开,而是默默坚守在岛上,抱着“去哪里都是工作,既然这里需要医生,我就留下”的简单初心,在这伶仃洋海域的小岛上扎下了根,成为了海岛群众看病就医、渔民船员生命保障的“定心石”。
桂山镇中心卫生院是岛上唯一的一家医院,承担着岛上所有居民的健康卫生安全。但王桂湘报到时,全院医护人员只有4个人,简陋的两层小楼位于海岛的半山腰上,一楼接诊看病,二楼就是生活宿舍。医院里看病的设备只有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三样,5个人既要当全科医生,还要兼顾护士。
除了离岛回家的时间,其他时间王桂湘都住在医院里。他的手机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以便病人来看诊随时能联系上他。医院的大门上安装了一个问诊门铃,无论何时有病人过来看诊,听到铃响,医生们都会立刻起床接诊。
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工作者,在工作岗位上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岛民也需要医生啊,总归都是要有人来做这件事的,我既然已经来了,就不如留下好好做。”这句话,是34年前他留在海岛的决心,未来,他还想在海岛继续扎根。
“我生在大陈、长在大陈,岛上的事总要有人来做,我决定留下来。” 坚守浙江台州椒江区大陈岛20多年的王海强,同样有着扎根海岛的梦想,用青春和汗水铸就了闻名全国的“大陈岛垦荒精神”。工作初期,王海强跟着师傅们用肩膀扛着水泥杆,硬生生在人迹罕至的荒山中踩出一条路,在山头上立杆架线,每天从日出干到日落,整整花了6个月,建起了上大陈的10千伏电网。
大陈电网薄弱,对大陈电网的改造很不容易。平时的大风、阵雨或者雷电,都有可能使电网受损停电,而一次台风过后对线路的维修至少要几天时间。为了改造电网,王海强把岛上所有电线杆都做了防风拉线,成功抵御了近年来多次台风的侵袭。
为了防止爬藤类植物爬上电线杆造成电路接地和跳闸,王海强利用业余时间反复试验,利用岛上丰富的风力资源,设计出了“风趋式防缠绕装置”,保护了线路安全。
王海强坐船前往上大陈岛检修线路。图片由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提供
在大陈岛工作的20多年里,王海强带领的大陈所线路班升级了23公里易腐蚀电缆,加固了566根电杆,更换了1071个高绝缘性绝缘子,对17个台区的增容和配电房进行了地毯式改造,实现了大陈岛24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投诉率为零。
他的足迹踏遍岛上的角角落落,走遍了大陈岛的每家每户,为岛上的居民们解决电路问题,被岛民称为“活电图”。每天夜里,看到岛上的灯更多了也更亮了,王海强会感到非常开心。
到现在为止,他仍在一线维护岛上的供电设施安全,守护大陈岛的光明。“这座岛的电我已经守了半辈子了,我还会一直守下去,为高质量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贡献自己的力量。”
革命时期,先辈们走上井冈山,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斗争,点燃星星之火,开辟新的道路。现在,在江西井冈山茨坪革命旧址群,85后海归讲解员毛浩夫清了清嗓子,背上扩音器,穿梭于一排排黄色干打垒土坯房之间,自信、从容地讲解着发生在井冈山这片红色沃土上的革命故事。
出生在红色沃土井冈山,受义务宣讲红色文化大半辈子的爷爷毛秉华影响,听红色故事长大的他很早便在心底种下了一颗红色种子。于是海中金命佩戴,从英国学成归来后,毛浩夫放弃在大城市高薪的职位,捧过了爷爷手中传承红色文化的接力棒,一头扎进家乡井冈山的红色宣讲工作中。
为了让游客对井冈山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毛浩夫改良了老一辈讲解员授课式、讲座式一对多的讲演形式,使用体验教学、现场教学、互动教学、访谈教学或情景演出的方式。他结合多样化教学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带领学员穿越时空、感受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