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 伊藤博文:“三五个好事的家伙”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 伊藤博文:“三五个好事的家伙”
明治维新之后,伊藤博文曾四次组阁任期长达七年,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明治四十年迫使大韩帝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
纵观伊藤博文一生,其东亚政策的核心放在朝鲜上。九十世纪末期,日本内阁大换血,总理伊藤博文退出内阁,失去公职的伊藤博文选择前往中国游历。伊藤博文之所以选择中国作为目标,除了无官在身百无聊赖外,还希望能从中国寻找突破点,替本国寻找可趁之机。
最初,伊藤博文首先访问了李鸿章、张之洞等满清重臣,从他们的口中推测出中国政治人物对局势的考量和倾向。
伊藤博文来到京城时正赶上戊戌变法,整个朝廷的形势十分严峻,戊戌变法并未如期推行,维新派人士却不断惨死在守旧派的暗杀批捕中。一百天后,守旧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文武百官皆对此感慨万分,就连伊藤博文这个日本人,对此事都颇有感触。
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说道:“治理弱国就像修坏房子。”在这个日本政治家看来,中国的改革之路就像是在修缮危房,有“三五个好事的家伙”拿着重锤巨索大张旗鼓,结果,在动工当天就因动作太大导致危房彻底崩塌。
李鸿章对伊藤博文的看法深有同感,直言赞道:“侯言良是。”李鸿章觉得,之所以“三五个好事的家伙”能在全国掀起波浪,就是因为甲午战争过后日本的高压态势,导致满清一度成为“危房”。伊藤博文将改革派比作“三五个好事的家伙”,这种比喻,得到了当时所有在旁观满清内部维新变法的外国人的普遍认同。
回到日本后,伊藤博文在帝国饭店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演讲,其主题就是日本财政与中国形势的关系。在讲到此次中国之旅时,伊藤博文发表了两个观点:
一是、中国若想成功改革必须得有英明的强大政权作为支撑;
二是、中国的改革之路还很长,不能操之过急。
虽说,伊藤博文的行为旨在增加日本的利益,但是,这位内阁前总理对中国的剖析可谓十分精准,直接指向了中国变法的关键。维新派人士遭到屠杀,这些正义之士的死亡令人惋惜,从改革创新的角度来看,他们是勇敢的、正义的。
但是,从变法可行性来看,他们的改革其实毫无意义。
从戊戌变法开始,到慈禧等守旧派强行终止变法,总共一百零三天时间里,朝廷颁布的与变法有关的诏书,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总量超过了一百一十道。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密集的公文发布率,正是这场变革难以成功的体现,那就是:
“变法操之过急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只有一味的颁布,而很难向下执行。”
这里,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为何出现这种情况。
就算是信息传播迅速的现代,一个初具规模的公司,若是想要一天发布一则甚至几则的改革文件,也很难及时传达到位,就算是传达到位也难以得到反馈。
一百多年前,通讯条件何等恶劣,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之中,每天传达一项甚至几项改革政策,传达过程会面临严峻的周期问题。更何况,满清末期的官场早已腐朽不堪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 伊藤博文:“三五个好事的家伙”,政策在传达后根本不会受到太大重视,更别提贯彻落实了。
这些变法的举措,覆盖了包括政治、金融、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虽说,维新派的思维超前,但很难在各个领域做得面面俱到,难免与先前制度的惯性发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冲突,所以,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况且,在颁布这些变法政策的时候,朝廷将这些公文不论轻重缓急一股脑的下发到地方,根本没有优先级之分,导致新制度在施行时出岔子,凭空惹出不少事端。
在厚厚的诏书中,绝大部分是广泛空谈,政策中只提到了框架和原理,和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根本没有与之配套的实施方案或落实细则。光绪和他身边的维新派似乎根本不考虑地方如何贯彻落实诏书,只想让变法成真,国家向着预想的方向前进。
但凡未经细化的政策,地方官员根本无从下手,无法操作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所以根本没产生什么实际成效。
其实,除了伊藤博文外,在中国海关税务司任职的英国人赫德也觉得,光绪皇帝改革的大体方向是没问题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并且,推行变法的团队根本没有改革的经验,他们仅凭一腔热血和忧国忧民之心行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意义有哪些 伊藤博文:“三五个好事的家伙”,反而将中国的进步扼杀在摇篮中。
且从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
这就像是一个人把足够吃九年的食物,不顾自己的胃口和身体,在三个月的时间就将这些东西全部吃完,最后,落得撑死的下场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纵观整个变法的全过程,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像,那就是变法的主要参与者官职都不高,最为有名的"戊戌六君子"最高职位只是四品!那么,当时李鸿章,张之洞等这些大员为什么没有参与,反而只是在围观?
李鸿章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的名声便一落千丈。1896年李鸿章出国考察,访问了俄、德、荷、比、法、英、美、加 8 个国家。回国后因为光绪皇帝对李鸿章一直有看法,被扔到总理衙门办事,又不兼军机大臣,实际上成了一个闲人。
当时朝中势力最大盘根错节能办实事的只有李鸿章,按说维新派要想办成变法改革如此大的事肯定要找李鸿章这样的能人。遗憾的是,因为李鸿章签订了《马关条约》,维新派都把李鸿章当卖国贼看,对李鸿章是敬而远之。
不过,他从内心是支持变法的。变法失败后,他尽自己的能力给康梁以庇护,除了通风报信、护送出京,他建议康有为“养壮士,住深室,简出游”。可惜的是,这样有能力,又有心变法的巨头没能为维新人士依重。
张之洞
张之洞是清末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行者之一,也是支持变法的地方新派大员之一,他的影响力仅次于李鸿章。早在戊戌变法之前,张之洞就结识了康有为,他认同维新变法,但是认为康有为言过其实,所以反对有康有为参与的办法。
出于制约当时权力日盛的帝师翁同龢和借重张之洞的目的,1898年三月在慈禧首肯下,光绪帝下诣让张之洞进京辅政。张之洞人还未到北京,就发生了沙市招商局更夫与湖南船帮发生械斗,船帮放火点着了海关,烧到日本领事住宅。光绪帝下旨,让张之洞返回处理。后来,慈禧起用王文韶、荣禄、刚毅等人,张之洞没有了机会参与变法!
清末形势图
李鸿章和张洞作为清末最为重要的两位大臣,他们没有参与到事关清政府存亡的维新变法中来实在是一种莫大的遗憾。
变法过程中,政府的权力中枢仅有光绪帝一人有些重量,还是个傀儡,谭嗣同,康有为等人政治经验又严重欠缺,影响力不足。在地方,维新派不仅不去拉拢实权人物如李张二人之流,反而对他们呲之以鼻,可以说,这场变法从开始就注定的失败!